编者按:本栏目是为广大地名工作者、地名爱好者提供地名管理工作政策、开展地名研究和学术探讨、反映地名历史文化、讲述地名见闻故事,或采他山之石的园地,旨在博众家之长、彰地名之义。所登文章文责自负,涉及的学术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。
“绵阳”正式成为行政区域地名,始于民国二年(1912)“废州立县”。
关于当时“绵阳”定名的具体情况,《民国绵阳县志》没有提及。1999年出版的《绵阳(县级)市志》称,“民国2年,绵州裁撤,以州直辖地域置县。因县城位于绵山南面,采‘山南为阳’之义定名绵阳县。”2007年出版的《绵阳市志(1840-2000)》沿袭了这一说法。近些年来,绵阳的市情宣传资料,大多援引此说。
两种新版市志的这一说法,其实来源于清代方志,此说的具体指向是绵州,而非绵阳。《嘉庆绵州志》称,“州以此(指绵山)得名”,《同治绵州志》沿用此说。但古代绵州得名于绵水(即沱江),早有定论,为什么既有“水说”,突然又新产生了“山说”?
绵州是绵阳县的前身,二者有承继关系,但在概念上并非完全重合。《民国绵阳县志》的修纂者注意到了其中的纷歧,特地在沿用嘉庆、同治二志“绵山”条目时,加入了案语,强调“《水经注》《元和郡县志》《舆地广记》皆云‘绵州以水得名’,此谓以山得名,古籍无之,名由后起。”言下之意,绵州以山得名的概念,是清代人“后起”的新概念,经不起推敲。鉴于此,民国初的本地人士拟定新地名,肯定不会照搬正在被自己质疑的“绵州”得名的理由。仅从这个意义上说,两种新版市志对绵阳得名的解释,就不能成立。
相比于城区周边的富乐山、西山,甚至南山,所谓“绵山”几乎没有留下人文痕迹,这表明它在当地人心目中没有实质性的“存在感”。考虑到古人在选定城址时往往要构建相应的风水概念,以安缉人心,笔者分析,清代人强调“绵山”,并提出绵州得名于绵山,有其特别的隐衷。
以康熙三十三年(1694)《招民填川诏》的颁布为关键时间节点,外省移民不断涌入四川,繁衍生息,包括绵州在内,四川各地人口数量随之激增,然而从康熙中晚期至嘉庆年间、并延伸至咸丰同治年间,绵州相继发生了康熙三十一年(1692)大洪水、雍正五年(1727)升直隶州、乾隆三十五年(1770)迁州罗江、嘉庆初白莲教乱、嘉庆六年(1801)州复旧治、道光中后期的持续疫情、咸丰十一年(1861)农民起义军围城等一系列重大事件,这些事件,无一例外,对于民生造成重大影响,特别是几次自然灾害及兵燹,对于稳定基本人口,实现安居乐业是极为不利的,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官书强调风水,有意忽略远离本境的绵水,培养毗邻城区的“绵山”概念,也就不难理解。
至于“绵阳”一词,无疑来自于绵水的别称“绵阳河”。绵阳河现称“绵远河”,改名发生于上个世纪中叶,其得名,则因早期地情资料湮灭而难以追溯。绵阳河流经今绵竹县境,呈“西北——东南”折向“正北——正南”流向,其“阳”字,显然不具备方位词概念,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即是组合地名:汉晋以来,今绵竹县境内,“绵竹”“阳泉”二县并存达数百年,绵水流经两县。彼时,住民以二县各取一字,为绵水取了个俗名“绵阳河”——古人习惯于对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“分段命名”,自己使用自己所在地的俗名,对别处则不予以特别关心,此不赘述。
至迟在明代,绵竹境内已经有了限制川西山区氐羌人活动的军事设施“绵阳堡”,后衍生为地名;明清间,绵竹境内开发水利,逐渐产生了“绵阳口”这一地名;清代前期,“绵阳”逐渐成为绵竹境内的地名,即今黄许镇,清代地理学者陈登龙《蜀水考》载,“(绵水)……南过绵阳镇,一名黄许镇。”
古代志书、文人作品留下了数量较多的“绵阳”相关地名,可资佐证。
康熙二十五年(1686),梓潼知县袁还朴在《梓潼县志》序言中称,梓潼“东踞剑阁,北临江油,西连绵阳,南界潼川”。
康熙中期,曾任绵州知州、汉州知州的安徽桐城人孙元衡多次往返于成绵之间,作有《绵阳道中》一诗,第一句云“西风冷露湿麛裘,又到绵阳古渡头”。
康熙晚期,绵竹知县陆箕永《绵竹竹枝词》云,“绵阳也有花千树”。
雍正十二年(1734),果亲王允礼路过绵州,他在《西藏往返日记》中记载道,“……过绵阳河渡口”,这一渡口即孙元衡诗中的“绵阳古渡头”,位于黄许镇的绵阳河边,曾长时期称“绵阳渡”。
嘉庆七年(1802)冬,清代著名诗人赵翼寄诗绵州,酬答李调元,第一句云“绵阳西望渺关河”。两年后,赵翼获知李调元去世,又作《李雨村观察挽诗》云,“绵阳音断渺烟云,得信俄惊宿草坟”。
从上述文献来看,在清代人笔下,“绵阳”的具体所指,是由模糊而逐渐清晰。一开始可能是在绵竹与黄许之间含糊使用,逐渐则专指今黄许镇。如果乾隆、嘉庆间绵州没有发生“迁州复州”的重大变故,黄许镇可能就一直称“绵阳”了。
赵翼与李调元的文字频繁通信之时,罗江县已裁撤,绵州州治地即在罗江县治地。赵翼诗中的“绵阳”,显然即指已经迁往罗江的绵州。当时的情形是,相隔七八十里,两地均有“绵州”,一旧一新。人们把因水灾毁弃的州城称以“老绵州”“旧州”,而新的州城,则各依习惯,官府径称“绵州”,民间或称“新州”,或仍称“罗江”。可能在不经意间,人们逐渐发现“绵阳”一词,简洁上口,且“阳”字的方位含义正好符合其处于旧绵州西南方的地理特征,于是开始用“绵阳”俗称绵州。这种改称是不可逆的,从我国大量带“阳”字的地名自身具备的“气场”来看,“绵阳”显然也更适合州郡级的大城市,而非小乡镇。
赵翼平生未曾入蜀,他对“绵阳”一词不止一次的娴熟使用,当然是来自于李调元寄到江苏的文字。二人的酬答,发生于绵州回迁旧治之前。所以,当时用“绵阳”指称绵州,已成风气。出于对语言文字的高度敏感性,李调元这样的文人,亲历“迁州”那样重大的历史机缘,在处理新名旧名之间的尴尬时,当然很容易捕捉到“绵阳”一词的强大气场。
以下的过程不言而喻。绵州回迁旧治,“绵阳”这一俗称随之被带回,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“绵阳”俗称“绵州”,直到民国初“废州立县”,绵州改称绵阳县,实在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。(作者:郭平)
主办:绵阳市民政局
地址:绵阳市园艺山政府集中办公区5号楼 电话:0816-2217909 网站地图
网站标识码:5107000054